2024年11月16日至17日,由浙江省大学生科技竞赛委员会、浙江省土壤肥料学会、浙江省生态学会联合主办的浙江省第七届大学生环境生态科技创新大赛在浙江海洋大学举行,本次大赛共有142支队伍进入决赛。其中,在新葡的京集团8814学子的顽强拼搏与教师的悉心教导下,新葡的京集团8814参赛队共获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8项。
项目名称:以水净水—电催化耦合电渗析同步污水净化与海水淡化装置
指导老师:田海龙、黄先锋
团队成员:朱泊睿、康馨、陈柏宇
项目介绍:我国沿海地区工业用水和有机废水排放量大,海水淡化和有机废水的深度处理与回用是解决用水短缺与环境污染的两条重要途径。海水淡化与污水处理分别处理存在成本高、效果差、二次污染等诸多问题。原位利用水中的能量与物质进行水体净化是一种全新的水处理思路,本项目拟通过开发海水与污水之间的盐差能降低水处理能耗,原位利用海水中氯化钠和污水中溶解氧分别生成次氯酸和过氧化氢,两者进一步反应可生成单线态氧,实现对污水中富电子难降解污染物的选择性去除。基于此,本项目设计并制备了一种电催化耦合电渗析水装置。该装置采用2-6V的直流电压驱动,在运行1小时后,可100%去除氨苄西林、尿素、喹啉等多种有机废水,海水脱盐率达到90%以上。该装置设计运行电压2-6V,反应过程不需曝气处理,不需添加化学药剂,可同步实现有机污水深度净化和海水淡化,具有显著的降污减碳,节能提质效果。
项目名称:以废治污--玉米芯缓释固体碳源的制备及其在城镇污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指导老师:肖继波、戴德伟
团队成员:王蕾、赵焌宏、许诺
项目介绍:本项目以农业废弃物玉米芯为主要原料,开发一种经济、释碳稳定、使用周期长且安全可靠的缓释固体碳源以替代乙酸钠等液体碳源,并设计基于缓释固体碳源的极限脱氮系统,解决污水处理厂碳源成本过高的问题,进一步推动污水处理厂削减总氮排放,从而改善水体富营养化现状,实现“以废治污”。此外,本研究开拓了玉米芯在水处理领域方面的应用,延伸了玉米芯产业链。
项目名称: 屋顶水培蔬菜人工浮岛系统对净化槽出水的处理性能研究
指导老师: 吴苏清、范春贞
团队成员: 汪斌杰、叶晶月、郑紫莹、赵楚瑶、林凯
项目介绍: 本团队将人工浮岛技术与绿色屋顶相结合,开发一种屋顶人工浮岛系统。选取3种典型经济植物——落葵(Basella alba L.)、留兰香(Mentha spicata L.)、蕹菜(Ipomoea aquatica Forssk.),开展基于不同经济植物的屋顶人工浮岛系统污水生态处理系统研究。通过对比分析,明确适用于污水处理的屋顶人工浮岛及其经济植物物种,为屋顶人工浮岛系统进行雨水收集和污水处理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研究结果表明:蕹菜更适宜种植于屋顶人工浮岛系统中,可获得较高生物量和形成发达根系且营养盐去除率高。水体藻类丰度结果表明,留兰香物种具有显著的藻类抑制效果。
项目名称:水流扰动对太湖河流—湖泊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指导老师:肖鹏
项目成员:胡静欣 申惠林 池沐洋 莫晓彤 杨慧兰
项目简介:太湖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流域地跨江浙沪三大重要经济省市,为长三角两千多万人提供水源。近几十年来城镇化发展、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等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导致太湖水体富营养化加剧,蓝藻水华频发,威胁其水生态系统及供水安全。而防治蓝藻水华的水利工程造成的水文和水动力变化可能会对水体环境稳定性产生重大影响,细菌和真核微生物作为水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分,对水生态系统稳定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们对细菌和真核微生物群落响应水文干扰的内在机制尚不清晰。因此,我们选取东太湖区域和南太湖区域的河湖系统,对不同强度水流扰动条件下微生物群落进行研究。希望我们的研究可以使人们更深入地理解微生物群落响应河湖生态系统中水流扰动机制,并为保护和修复太湖水生态环境,科学管理太湖水资源提供基础数据。
据悉,此次竞赛的目的在于通过科技竞赛引导大学生关注热点环境与生态问题,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生态意识、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促进学术知识与实践能力相交融,激发创新思维以解决当前正在面临的环境问题,为改善人类生存、发展环境和建设生态文明社会贡献力量。
自浙江省第七届大学生环境生态科技创新大赛开展以来,新葡的京集团8814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精神,积极完善各方面的备赛任务,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贯彻落实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为学生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带领广大学生以意气风发谱写青春之歌,以赤诚之心担当时代精神。(通讯员:曹豪杰)